近年来,东至县龙泉镇在指导农村经济工作中,坚持运用循环经济的“减量化”原则,大力推行“九节一减”,即节地、节水、节种、节肥、节药、节电、节柴(节煤)、节油、节粮,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,取得显著效果。
节地。(1)以控垦保总量。严禁用耕地建民房,统一规划,利用荒山、荒地集中连片分户建房。对被自然灾害毁坏的良田和弃置的老宅基地及时复垦。被集镇建设所征用的耕地,严格做到用1亩复垦1亩。同时做到不填湖、塘造田,确保了土地总量不减少,生态环境不破坏。(2)以提高单产保增量。对2.2万亩低产田进行改造。改造后平均亩产由原来的4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,即现在4亩田可以产出原来5亩田的粮食,相当于全镇净增了5000亩农田。
节水。龙泉镇境内大板水库是池州市最大的水库,以前只单纯灌溉2万余亩农田,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。现在按照循环经济的原理,在水库内搞养殖、发电,在库外小塘搞养殖、灌溉,形成养殖、发电、灌溉三位一体,经济效益翻几番。同时搞好灌区渠系配套改造工程,使农田能自流灌溉,农民用上廉价水,降低了生产费用,保障了农民增收。
节种。积极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。与传统的播种方法相比,每亩可节约早稻种6公斤,节约晚稻杂交种1.5公斤,按市价计算,每亩每年可节约种子费用27元。该项技术的实施,还可以节水、节肥、省工、增产。
节肥。以前,由于化肥施用量过大,部分土地土壤中的氮、磷、钾和微量元素比例失调,造成土地板结,地力下降,粮食减产。针对这种情况,龙泉镇加大对农民科学施肥的指导力度,削减化肥用量,尽可能施用农家肥、有机肥和配方肥。大力发展沼气,用沼渣、沼液代替化肥、农药。这样,既避免了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的污染和土地板结,每亩每年还可节约化肥款80元,并增产10%以上。
节药。近年来,在粮食生产过程中,农药用量越来越大,毒素残留越来越高,农药费用不断增加。其根本原因是土地分户经营,难以做到按病虫害测报统一防治。针对这一情况,龙泉镇双管齐下,首先运用市场手段鼓励部分农民的零散土地向种植大户有偿流转,形成大户带小户连片防治病虫害;其次是指导农民用沼液代替农药,进行病虫害防治,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,而且防治效果提高。过去1亩水田农药费用需20元,现在只需要5元左右。
节柴。农村传统的生活燃料是木柴草。据测算,一般4口之家1年要烧掉4000公斤的柴木,折合5立方米。全镇1年要消耗木材2万多立方米。近年来,龙泉镇结合国家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政策,一手抓封山育林,一手抓农村沼气,农民纷纷建起了沼气灶、液化气灶。现在已有70%以上的农户告别了传统的烧柴灶,全年节省木材约1万多立方米。4口之家建1口沼气池,加70元左右的液化气,就可以替代5个立方米的木材,可节约500元燃料费用。同时省下作物秸秆,用作培养基,发展食用菌,既清洁了环境,又实现了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以上6个方面的节约,就4口之家来看,1年至少可减少支出800元。再加上节粮、节油、节电,产生的效益就更可观。
减人。传统的耕作方式,1亩水稻单季全程作业需12个劳动日。通过机械耕作、喷药、收割、旱育稀植抛秧,现一亩水稻单季全程作业仅需3个劳动日。大量的富余劳力从一产中解脱出来,促进了二、三产业的发展。该镇现有耕地2.5万亩,农业劳动力10500人,从事农业生产的仅需 3000人,剩余7500人从事二、三产业,或有组织地外出务工。全镇农民务工年收入达6000万元。
龙泉镇的实践表明,“九节一减”使农村经济、社会、环境多种效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统一;发展循环经济是优化结构、治理环境、保护生态、提高农村生产力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责任编辑:程可馨